2024年,内蒙古检察公益诉讼积极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以可诉性提升办案精准性和规范性,全区公益诉讼检察案件质效明显提升。为充分的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示范作用,推动全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经反复筛选,最终评选出10件,最重要的包含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消防安全、高标准农田、城乡人居环境、无障碍设施建设等领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1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百什户村与寇家营村3797亩农田被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建设改造,但因两村相邻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规范,180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1597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未移交管护,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作用未充分的发挥。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上的问题,检察机关切实发挥公益诉讼督促作用,推动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证项目建设标准,完善建后管护责任,让“粮田”变“良田”。
二道沙河是黄河一级支流。2013年因污水管网衔接不畅,某园区在二道沙河河道内建设临时污水泵站,挖设沙坑蓄积污水,临时有效期2年。到期后该泵站不仅未拆除,反而新承接两个小区生活垃圾污水,每逢雨季或设备故障时都可能会导致污水外溢,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历史遗留河道四乱问题,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履行河道监管职责,消除河道行洪隐患。2025年1月2日,沿二道沙河污水主管道全面畅通,污水泵站及其他影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全部拆除,河道内垃圾、污水等清运完毕。
呼伦贝尔地区120医疗救护电线火灾报警电话仅具备普通来电呼救功能,未设置可以编辑文字信息的报警功能,不足以满足听力、言语障碍人士在紧急状况下的自主呼救需求。检察机关充分运用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生命健康安全。2024年11月,“呼伦贝尔120”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和“呼伦贝尔消防无声救助通道”,均实现“一键推送+实时定位”的文字报警求救功能。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苏木古树资源丰富,但登记在册的古树仅为11株,大量古树漏登、未进行编号、未悬挂保护铭牌,古树管护不到位。针对古树保护不规范等问题,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属地政府全方面开展辖区内古树排查,发现一级古树3株,二级古树255株,三级古树114株,2个古树群落297株,均报自治区登记造册;拆除影响古树生长的围墙6处,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推动古树系统保护。
医疗机构属于高火灾风险场所。通辽市某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建筑结构较为复杂,人流量大,但该医院住院部楼梯间安全出口设置门禁等消防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检察建议,推动消防部门开展隐患排查,认定该医院楼梯间门禁在火灾期间不具备释放功能,影响医患疏散和安全。另发现,该医院存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设置医疗垃圾回收点、防火门闭门器损坏等安全风险隐患148处。消防部门向该医院下达责令整改通知,行政罚款6.4万元。消防部门、卫健部门以此为契机,部署医疗机构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对辖区18家医疗机构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111处。
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耕地治理的名义剥离耕地表层土、挖掘草炭土,采挖20余户村民耕地中的12800立方米草炭土并向河北等地销售,涉案金额120万元。于某因犯非法采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检察机关依法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推动加强日常巡查,设立举报热线,对破坏黑土地资源情况立案调查24起,其中21起案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来得到的并处罚款41万余元,有力保护黑土地资源。
二连浩特市某肉业公司《畜禽定点屠宰证》于2022年到期后未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无证经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务。该公司制作设施设备、卫生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废物废水不能及时清洗整理、消毒,地面垃圾、血污堆积,动物制品随意放置车间地面,存在二次污染风险。检察机关充分的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诉”促“治”。行政机关对该公司罚款7.01万元,推动该公司重新办理屠宰许可证,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生产车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经行政机关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经营。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县域内X552县道道路破损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X552县道于2009年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成,在凉城县内全长32公里,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但因大型载重货车超载碾压、积水等原因路面破损严重。特别是凉城县麦胡图镇长约6km的路段有直径30cm-110cm大小不一的坑槽50余处。2024年7至9月,因车辆躲避坑槽、频繁变道,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30余起。检察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督促行政机关对路面出现的坑槽、啃边等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388平方米,对道路裂缝灌封处理5.3km,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指数。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东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履行健康证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
健康证用于证明受检者具备从业规定的健康素质,是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中的重要部分。2023年,刘某等三人伪造3000余张健康证,部分假健康证已销售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胜区部分不符合从业条件的人员通过购买假健康证违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工作。检察机关推动卫健部门对辖区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情况做全面排查,核实健康合格证明5322张,下达监督意见书25份,行政处罚13起,维护群众健康安全。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继光村六社、九社四排干西侧约140米处堆放有大量固态废料。经测算,占地面积13.95亩,约10000吨,且现场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农村里的生活污染治理是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推动深挖固态废料1.4米,清理8964立方米,外购土方回填7685立方米,不断强化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